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6、勋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姚友仲从河东调回了京师,任新的工部尚书。从皇宫中出来时,大街上已是华灯初上,夜空中的星辰看上去显然有些晦暗。坐在马车里往家里走,姚友仲还在想着刚才在英华殿中的争论。

关于西夏的战事,翟进、姚炳和高世宣等人力主趁着西夏现在人心崩散的时机直取庆兴府,一举平定西夏。而张灏、刘文彦和曹湛等一班文臣却是主张徐徐图之,希望能稳妥一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

从人数比例上说,速攻一派占了人数上优势,毕竟华夏国朝堂里武将出身的重臣占了多数,而唯一还健在的西军元老赵隆,也明显偏向前者。现在进朝堂之中,一向持重的文臣所占的比例确实是低了一些,在气势上处于下风。

在姚友仲看来,以如今华夏的国力,即刻出兵攻打西夏,直取兴灵,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在七成左右。这样高的成功率在一场灭国之战上,已经算是很高了。

问题是文臣们的方略也很有可取之处。张灏提出通过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手段,拉拢西夏内部的部族势力,从根本上来削弱党项羌部的实力。反而是华夏这边如果逼迫过紧,很有可能会让西夏内部各部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效果还不如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挑拨,却能让其内部固有的各部族矛盾慢慢爆发出来。

就好像在河西之战中,仁多羌部举族投降华夏,并没有为西夏出半点力,反而是在关键时刻摆了察哥一道。

两相比较,后一种办法确实是更为稳妥和经济,但也是担心不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会让西夏人缓过气来……

主要是太后赵芸儿的态度并不明确,所以,姚友仲并没有为些在朝堂上表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