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7、太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都以为华夏国会在短时间内与金国开战的时候,兴元皇宫这边却没有任何的动静。

华夏自开国后所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赵芸儿在李岘的窜唆下,正在大规模修改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科目。儒学倒没有被摒弃,但只能算在文学、儒学、算学、自然、地舆、格致、化物、史学、生物、律法十门科目中的一门,其中文、史、儒、算和自然五门课为必考课目,另外五门可选报一到两门进行考试。

科举有在国内推行科学技术教育的意图,只不过完整的考试制度对于稳固一个新生的王朝政权来说,也是必要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是依赖军队和勋贵阶级来治理,统治阶级需要对平民持开放的态度,才能保持政权拥有来自社会底层的广泛支持。而且只依靠勋贵阶层,也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高水平政治家,官僚集团也需要不断吸收来自于平民阶层的新鲜血液,才能让它保持足够的活力。

宋代在政治制度上是在极力打压勋贵和过去的门阀、宗族势力的,基本上能够算作是个平民社会。统治阶层对平民权利的重视,这就给了更多寒门士子崛起的机会,在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后,又经过王安石变法,天下逐步建立起了面向平民的完成县学、府(州)学和中央太学的教育机构。科举成了平民入仕,进入统治阶层的主要途径,所以造成有宋一朝读书之风强盛,甚至由于官办的学府还是远远满足了不了天下读书人的需求,又引起了私办书院的出现和兴盛。

宋代的教育和考试制度在华夏历史中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华夏自立国后,倒是没想到要改变这个制度,只不过是增加了考试的内容和范围而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