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274? 什么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佐久间第二天在音乐学院进行的讲座,从气氛上来说更好一点。佐久间太全面了,讲授的主要是音乐的风格化和整体的风格气质的打造。不管是歌曲、词做、编曲还是演唱,在佐久间看起来都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最合适的来组合在一起才行。他现场将几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进行风格变换,而且他的声乐功底也能支持住他的表现。

有学生问,他们应该如何从传统中汲取音乐养分。佐久间想了一下说:“你们那么多非常值得珍惜的音乐材料,照道理不用问我这种问题。尤其是这种问题问一个外国人……真的好吗?”

哄堂大笑。那学生有些尴尬:“对不住,完全没觉得你是外国人。太接地气了。”

“我就当你是夸我。”佐久间说:“其实,本地化是这些年音乐发展的一条路线。真的要说材料,俯拾皆是。就比如方言,其实有很多有趣的变化,而且基本只有本地人能用到最好。一旦离开了地域,很多细微之处外界是既不掌握也不理解。”

“方言?”

“对,方言。你们应该也来自各地吧?我想想……你们应该都知道我那首《他说》吧。“佐久间问:“同学,你哪里人?”

“上海。”

“边上那个呢?”

“湖南。”

“再边上?”

“福建。”

“然后继续……“

“北京。”

“你个北京人跑上海读音乐?中央音乐学院比上音难考?”

“哈哈,机缘巧合。”

佐久间收起了插科打诨的态度,说:“上海、湖南、福建、北京……我就用这四种方言。来重新填一下《他说》。”

佐久间花了20分钟时间,现场填完,然后给大家唱了一遍。全场瞠目结舌……佐久间掌握的方言大概不算特别标准,但标志性非常鲜明,辨识度极高。现场的弹奏中,加入的修饰音色中也有各种当地的乐器、民间戏剧的调子和发音方法等……在场的学生老师都震惊了。这是个外国人?比他们中间大部分研究得都深。而且,所谓的重填,用的名人名言之类都是当地出来的,这种见闻广博,真的有点吓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