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朱媺娖的奶牛场是四座奶牛场里规模最大的,共有奶牛四百头,每头奶牛购买价格是十五两,总计花费了六千两,雇请了三十多名工人,其中大部分为妇人,每月的薪水定在一两五钱,旺季时,每头奶牛产奶五十斤左右,淡季时约为十几斤,草料的供应由四海牧业负责。

牛的食量是非常大的,一头奶牛每天至少要十斤左右的干草,二十五斤用玉米秸秆加工成的青贮粗饲料,然后才是玉米粒、豆饼、麦麸等精饲料。

奶牛如果不吃草,就会影响反刍和营养吸收,易生病,影响产奶的数量和质量,这四百头奶牛每年的牧草需求量,大约需要两百多亩草场来供应。也就是京师地处北边,宣大边墙外有大片的草场和牧民,所以草料的供应还是基本能得到满足的。

其实大明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况且鲜奶的浓度较低、水分较大,口感也一般,但是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得更多百姓从中受益,所以必须要让更多有条件的家庭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才好。

于是,朱由检祭出了法宝:舆论引导。

在奶牛场筹建开始,皇明周报便开始连篇累牍的介绍肉蛋奶等副食的巨大好处,并举出塞外异族们为何身体强健、很少生病,那就是因为他们平时吃肉多喝奶多的缘故,尤其是牛奶,所含的养分非常多,常喝牛奶能让人身体更加健康,能让孩童的脑子更加聪明,也能让妇人的容颜变得更有姿色等等。

别说在这个信息传递及其缓慢的年代,就算信息披露犹如闪电般快速的后世,大多数受众对于舆论宣扬的东西还是盲从的。

以皇明周报现在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在刊登过几期喝牛奶的好处后,京师里的达官贵人、豪门大户,以及中下级官员、商人、工匠等中产群体便很自然的接受了报纸上传递的信息,甚至还有不少人自动将之转化为“喝牛奶的才是上等人”这种观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