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周义侃侃而谈:“舟记者,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那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
“有一次我说去看话剧,一个老教授问我,‘你去看什么?’我说去看人民剧院新排的话剧。老师说,看看也无妨,不过看完之后,十年之内就也不用再看了。
“话虽刻薄,可确实如此。人民剧院全都在模仿老一辈艺术家演《茶馆》时候的样子,用一种过分的、修饰过的钱州话,一种冷漠的、带点优越感的民国腔,表演着一些现代人、全国人民刻板印象中老钱州人的样子。
“他们说这是继承传统,要我说,这是不思进取。他们找到一个模式一直重复,这是投机取巧,或者说是懒惰胆小。
“他们只想着怎么努力维持曾经的辉煌,延续曾经的艺术风格,却害怕面对市场,害怕面对电视、电影和网络的冲击,害怕面对年轻观众的检验。
“真正的艺术家到死也要不断否定自己,到死也要不停探寻,可是他们并没有,他们还拿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来筛选创新求变的人。
“符合条条框框的,就是他们眼里的好作品、好演员,不符合的,就不是好作品,不是好演员,岂有此理?
“事实证明,话剧行业的萧条,与传统话剧行业的一成不变有直接的联系。
“他们的创作进入了死胡同,不得不面对‘演一场赔一场、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尴尬局面。
“追根溯源,最大的症结就在于与群众脱节、与生活脱节、与时代脱节。
“他们说我们的作品没有做到三贴近,事实上,真正抛弃三贴近的正是他们。
“还有,他们重复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吗?错!他们排演的作品,总会给人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