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九章 胜利的滋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什么生物对人类生物学的贡献最大呢?

是猴子?兔子?鸽子?小白鼠?

如果真的要让生物学的研究者选择一个,那么,有不少人应该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果蝇。

果蝇,自从摩尔根的时代开始,就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了。

它的优点实在是数不胜数。作为昆虫纲双翅目的物种,果蝇和自己的大多数亲戚一样,具有“繁殖能力强,生命周期短”的优点。

况且,它也和大多数双翅目昆虫一样,对“生活”的容忍度非常高。

一个随便什么空瓶子,扎上一些小孔,扔进去一些人类不吃的烂水果,果蝇就能大量繁殖。

而且,在25摄氏度的室温之下,果蝇每十天就能繁殖一代。

从卵到性成熟再到繁殖,只需要十天而已。

再然后,果蝇只有四对染色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别。

而依赖于庞大的种群数量,果蝇性状变异很多,比如眼睛的颜色、翅膀的形状等性状都有多种变异。

所以,摩尔根才能简单的使用自然得到的白眼果蝇,验证孟德尔所总结出的遗传学规律。

可以说,正是从这种小动物开始,人类对“生物”的认知都被彻底改变了。

这简直就是理想的实验动物。

除非实验项目是和高级神经系统有关,否则的话,有哪个智商正常的遗传学家会抛弃这种仿佛天生就是要进实验室的物种,反而非要去将有23对染色体、性状多且难以掌握、性成熟起码需要十六年、对饮食与环境有苛刻要求的大型灵长目动物抓紧实验室做不人道实验呢?

就算一个技术最终要落实在“人体”之上,“人体实验”也只能是最后一步。

在这之前,有更多生命周期短的好物种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探索未知的奥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