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寻觅千年 第四章 郢都一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郢都的规模很大,城墙周围三十余里,城墙四周开着八孔高大的城门,城门一般为两门墩,三门道。八孔高大的城门之中,有一孔名“棘门”,这是郢都的特色,为天下其他任何都城所不具。屈原来到棘门之前,伫立瞻仰,心潮激荡。他知道,楚都之所以要设棘门,是为不忘先人创业之艰难。西周时,楚人立国于山林之中,连城池也没有,只有由荆棘围绕的寨子,“荆”由此而得名,故世称“荆国”、“荆人”。

“荆”和“棘”虽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但它们却总是杂生而竞长。楚之先人曾长期生息于荆棘丛生之地,被后人奉为楷模。后世有书记载道:“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由此屈原猜想,楚都设棘门,也许是为了禳灾。桃弧棘矢,即以桃木为弓,以棘枝为箭。在古人看来,棘是一种神物,将国都的一个城门命为棘门,似有借以禳灾避祸之意。荆也是一种神物,故重要的旗帜,多以荆为柄。诸夏也有这个风俗。

棘门之外还有“茅门”,因其以灵茅苫顶而得名。茅门之内是祭祀先祖之灵和社稷之神的场所,它是圣地,因此不得驱车过其门。屈原来到门前,弹衣正冠,十分虔诚地行三拜九叩之大礼,招来观者若堵。行礼间,屈原面前浮现出了庄王执法如山的一幕。

当亲自见证2300年前这个地方的盛况,再联想起曾经繁华都城在2000年后历尽朝代更迭化为荒丘,杂草丛生,墓地纵横。

楚国800年历史里曾经多次迁都,熊绎始居于丹阳(湖北襄阳老河口),后楚文王(一说楚武王)自丹阳迁郢都(湖北荆州),楚昭王自郢迁鄀都(湖北襄阳宜城东南),楚惠王曾居于鄢都(湖北襄阳市宜城),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郢都楚顷襄王迁都于陈都(河南淮阳),后还有:楚考烈王迁都于巨阳和寿春(安徽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