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六章 不能不加以制约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这几句话,史嵩之不是写信,而是当面对史弥远说的,史弥远要同史嵩之商定为沂王立嗣一事,找了个由头,将他自襄樊前线召回了临安。

“此子固为奇才,”史嵩之说道,“但崛起太速!若不略加抑制,必然目空一切,时日长了,还招呼不招呼的动,可就两说了!”

这话说的颇有道理,不过,史嵩之并未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吴浩在他面前,一口一个“兄长”,史嵩之亦视吴浩为小弟、为附庸,然而,目下,这位小弟兼附庸,已是统管数万人马的都统制了,正经的“大将”(也会有人拍马屁,呼之为“大帅”的),史嵩之自己呢,还只是个光化军司户参军,从九品、第三十七阶——最低一品、最低一阶。

虽然,史嵩之做光化军司户参军,既有实际需要(摸清襄樊情况,为将来经营襄樊打基础),也是政治姿态,表示俺虽有个当朝第一人的堂叔,却“从基层干起”,但,都统制对司户参军,这个对比,还是太强烈了些!

他是个自视极高的人,也有些真本事,但心胸并不宽广,今时不比往日,小弟兼附庸竟遥遥居自己之上——往上看,怎么看,怎么别扭!

所以,不能不“略加抑制”。

最好,再悄悄的跌他个筋斗?(当然,这个话,就不能同二爹说了。)

除了史嵩之,贾涉于吴浩,亦有一番评介,这番话,对史弥远,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贾涉卧床,史弥远亲自探访,这个姿态,贾涉还是感动的,说起话来,语气虽然委婉,但意思都很透彻,算是很坦诚了:

吴浩这个人,年纪虽轻,但异常强势,取消忠义军的军号、建制,进行彻底改编,以及建立屯军,进行大规模屯田,都是他的主张,大方向上,自己虽不反对,但许多具体的措施,自己并不以为然,但吴浩一切坚持己见,自己的位份、资历虽远在他之上,差遣上,也算是他的上级,但身体不好,精力不济,加上彼时情势,楚州内外,皆在他掌控之下,最后,没一件事拗的过他,一切都照他的主张办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