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百五十九章 奔赴慈云寺,代掌五台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如今大明皇帝的内帑每年的收益高达五百万天启银元之多,让六部一干官员都眼红的很,恨不得把这些银子都抢到国库里来。

而其中QZ市舶司的进出口税收就占了内帑每年进项的三分之一,皇家的生意也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剩下的才是原本的矿税、皇庄等皇家的收益。

这其中还有造币的收益,不过在皇帝吃下头几年造币的红利过后,后面那些年大明境内还没有被铸造为银元的流通白银已经数量不多,多是外来流入的白银,所以每年新铸造的银币也就几十万上下,收益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这价值五百万两的银元只是内帑而不是国库,大明现如今国库岁入更是接近两千万银元,已经达到了万历朝巅峰时期的程度,而且这些大部分还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而不是以前那种各种粮食布匹之类的折算。

这足以证明皇帝对大明经济的改革初见成效。

在打击盐商与卖国晋商方面,皇帝耐心等待了好几年,直到新军建成的那一刻才开始动手。

因为两淮盐商的保护伞江南与晋地的文官清流士绅也受到牵连被打击的够呛,故此原本即使皇帝也很难去动的盐税,也经过了小小的改革,从盐商手中刮出一部分利益,每岁都能为大明国库在原有盐税基础上多增收两百万银币。

还有朱由校更是借机强硬的厘定了与北边草原贸易的商税,也能为朝廷每年多征收百万银币左右的商税。

晋商们在那些卖国的害虫被清理一批之后,留下了大把的生意空缺供他们争抢,再加上虽然皇帝增收了商税,可因为走私生意变成明码标价,数量上来后收益却不降反增,因此也就很快服从了朝廷管理,没有多生什么事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