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25章 点燃的火种与守护(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随着今年第2号超强“桑达”离开东海后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许多业内人士在谈论南方旱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除之余,说得最多的就是嘉谷对稻谷行情的超强洞察力了。

但少有人注意到,就是同一块受灾的地区,嘉谷系的粮食种植基地,也比普通的耕地要恢复得更快更好。

譬如在齐政探访的江汉平原,嘉谷农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因为实施了农田综合改造,三万亩农田在大旱之年依然得到了有效灌溉。而在普降大雨滋润之后,更是阵阵稻香扑鼻而来;在灌区的一条条水泥水渠里,清澈的水正静静地流淌着。

而在邻县的灌区,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管理,渠道渗漏、淤积,导致之前干旱的时候严重缺水;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后,有些稻田又出现了“旱转涝”,水稻都泛黄了。

“有排灌系统,农田就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被齐政拉过来的嘉谷农业的谢开济,早已见怪不怪道。

一望无垠的农田中,金黄色的麦浪或稻浪在微风中荡漾,是谁都喜欢看到的丰收景象。但这种美好的景象,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水的充足,或者说,要依靠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们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但我们却能够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解决占世界21%人口的粮食问题……由这组数字也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了。

“今年要加入我们合作社的耕地可不少。”说着,齐政指了指邻县灌区,问道:“我们的农田水利改造投入预算充足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