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章 召唤科技大明国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网上曾有一句传唱度相当高的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这句话,大部分说的就是明成祖朱棣了。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句话的原话,来自于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蒙古得胜,班师回朝于北京时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而这句话其实是相当于为明朝定下了国策,后来也就渐渐演变成了开头的四个词。

至于“天子守国门”,这句话的原话实际上来自于《礼记》。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意思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官员与百姓共存亡,士族与国家律令(国君的号令)共存亡。

而之所以后来被用于明成祖朱棣身上,却是因为一名现代的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他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中,说到咸丰皇帝时,写到:“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jing,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外寇入侵……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

原本不想干的两者,被放在一起比较之后,就越显得咸丰皇帝的懦弱无能,凸显出了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大略。

而后渐渐的,“天子守国门”便和明成祖朱棣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