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八章 光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必定会局限在自身的认知和阅历之中。如果说,关于红星电子厂破产重组案,普通老百姓的认知在第一层,柳东盛在第二层,杨家荣在第三层,那么张云起一定是在第四层。

这并非是讲张云起自身有多么牛逼,他只是一个成年普通人,因缘际会把视野往前延伸了几十年,导致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恢宏进程中出现过的无数惨痛经验教训,能够让他看清这桩破产重组案的底层逻辑和无穷的危害性。

说白了点,红星电子厂破产重组案就是通过联合外资企业成立地产公司,手持着招商引资的大旗,从濒危破产国企的重组环节中入手,以一定的出资补偿,获得低价受让厂区地块的“政策优惠”。

这样的破产是事实,但重组只不过是一个幌子,根本目的不是产权改制和盘活国企,而是卖地!卖地也就算了,商品房时代迟早要来临,尽管后患较大,但必须承认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规模基础建设与城镇化。作用还是巨大的。

然而,红星电子厂的破产重组案是绕开了土地招拍挂的,公平公正性受到重大挑战,一旦运作成功,价值几千万的国有资产流失,贻害无穷!

设想一下,如果到了那时候,各大房地产商必定争先模仿这类模式,利用土地极差赚的盆满钵满,市里面呢,钱多得满世界上马大型工程项目,江川的中小国企却要沦为砧板上的肉,紧接着便是工人下岗潮加剧,实体产业遭受打击,城区土地卖完之后,第二轮会是收储城郊的集体土地,农民全部“上楼”。

这时候,虽然暗雷密布,但市里的发展还是欣欣向荣的。一直要等到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后期,危害性才会逐步显现,首先是城镇化速度变缓,缴纳“进城税”的新时代农民工撂挑子躺平,市里面背负大量债务,许多大型项目开始烂尾,房价高企,实体产业空心化,“被上楼”的农民没有土地耕种生计难以为续,“三道红线”压顶下,高杠杆停摆的房地产企业开始暴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