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第23节芒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民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光是进城打工人员的称呼,比如修水库,挖水渠的也叫民工。而他们又不等同于后来的农民工,或者叫进城市务工人员,在那个时候农民还是一农为主。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民工的重要性,或者还没有注意到他们是祖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自认为本身的素质低,而素质又与受教育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联。他们不是天生的笨,然而他们也有理想和抱负,只是思想理念上的差距,从来也不把学习当回事,也不敢想自己能上大学,才被档在了大学的门外。

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里,每天半干半稀的糊弄着肚子,人们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当时粗放的耕种方式,没有新的植物品种,更没有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一亩地六七百斤的产量,很难养活这众多的人口。在农村里那时谁家也有四五个孩子,劳动力少,可吃饭的人却不少。农民们总是想把产量最高产的,东西种出来,红薯是那时候种的最多的植物,它不光产量高,全身都是宝,红薯的叶子可以用来喂猪,在它还嫩的时候,人们也经常吃它。

占地想了好多年,也没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天天吃红薯面饼子,占地总想着换一种生活方式,他总以为城里,会比农村好一些,所以,自从能干活了开始,就去城里打工,他一开始认为这样,自己就是城里人了,其实连他自己也知道想错了,他和他的工友们,只不过是住在了城里,别的什么也没变,还是吃从农村集上,买来的粮食,有了病还是自己拿钱,去看大夫,坐公交车,人家嫌自己脏,还吵了一架。这两年自己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一个管理打工的人,身份似乎变了,其实性质一点也没变,还是农民工。闲暇时占地就琢磨这事,虽然家里的和孩子,都搬到城里住,但是,自己仍然不是城里人,房子是租来的,在这个城市里,没有自己的户口,每次看到自己的,红颜色户口本,(那时非农户口本是绿色的)就觉得脸红,也不知道是自尊心在做祟,还是从小,就种下城乡差别的思想,根深蒂固。颜色的区别就是身份的像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