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六十八节 美国往事(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早在内战之前,许多奴隶制种植园主就已经债台高筑,高昂的奴隶走私成本,变幻无常的棉花价格,让许多大种植园主其实负债累累,最大的放债人之前就是纽约的银行家。

一场内战,更是让他们比邻破产,最大的打击是,内战让上百万黑人成为了第一批自由劳动者,自由劳动市场一旦建立起来,会持续的冲击奴隶制。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奴隶劳动是最保险的,但一旦有了选择,自由劳动更加灵活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棉花并不是一个全日制工作,种植、采收时期密集使用劳动力,但大多数时间,维护并不需要太多劳动力,这意味着奴隶制对劳动力的使用,是低效率的。

而自由劳动市场,则是对劳动力最优化的调配,中国资本接过了破产的奴隶庄园之后,大量使用自由劳动力,只在采收季节雇佣短工,平时只招募少量的长工维护,并不一直养活奴隶,反而降低了成本。

那些本就经营不好的种植园,在新的经营方式冲击下,要么转型,要么破产,要么选择退出,结果奴隶制就持续受到冲击,许多种植园主发现,用奴隶劳动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卖都卖不出去。而自由黑人出现之后,他们也开始想办法为他们的亲人赎身。奴隶制解放,最后不是在政治的压力下,而是在经济的冲击下,自我瓦解的。

由于中国资本的大量投资,尽管遭到了一批种族主义者的排斥,但大势所趋,加上联盟本身就依赖这些投资,因为他们的经济状况,让其他国家都不乐意投资他们,只有近在咫尺的中国资本有投资的动力和能力。

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联盟国跟中国的关系持续紧密,为了方便贸易,双方的关税渐渐降低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但联盟国依然欠下中国巨额债务,中国却希望得到面向大西洋的港口,最终在联盟国财政破产的压力下,中国以2000万贯,相当于战前3000万美国左右的价格,将迈阿密以及周边的沼泽地带买了下来,作为中国最靠近北大西洋的基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