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章(大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科考三年不过一次, 五千余考生能留在京城的,不过只有五百左右。

但最后真正能考中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三十人。

而就算是中了进士, 也并不代表能立刻入朝为官,大齐规定考中的进士还需守选三年,三年之后才有资格去参加吏部的常调铨选,才有可以做官的可能。

也有更快的方式,进士考之后若是想立刻入朝,那便去参加吏部主持的“科目选”,参加书判拔萃考试。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可见进士考有多难,而这之后的书判拔萃考试只会更难。

但这依旧是最受欢迎的得官捷径,因为只要考中便不需要等待漫长的三年,皇帝会立刻授予考中的学生校书郎等名声好又十分有前景的好官位,以后能成为天子近臣的可能性也极大。

当然这些都在进士考之后, 如今谈论这些为时过早。

每一位被钦点的主考官身上都不会太干净, 未曾考中的贫寒学生许是不知, 但姬桁等人知晓的清楚。

不说其他只说三年前的主考官崔让, 皇帝钦点崔让为主考官,自钦点之后崔府门前来人便络绎不绝。

而三年前考中状元的,是当朝太傅的小儿子。

是位颇有才气的公子, 但后来崔让曾在闲聊时说起过, 进士考之前,曾有一位太学的老师吴武陵也来找他, 拿了他的学生的一篇文章给崔让看。

崔让看完,确实是篇好文章。

于是那位老师见此当即道, 既然你认为是好文章,那今年你便应该点他做状元。

试还未考,已经有人来与崔让要状元的位置。

崔让并未答应,因为状元之位他已经许给了太傅的那位小儿子。

而后来出榜,那位老师推荐的学生,虽未考中状元,却也被点了第四的好名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