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1章 太学辩议(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学谕方腾将纸张收起,稍作准备,随后才道:“请大家安静,马上开始第三轮辩议。”

等众人不再喊叫,学谕方腾才拿出一张纸向众人展示,然后高声道:“第三题,一县之地,盗贼四起,民不安生,主政一方,如何施为?辩议开始!”说完当即退回场下。

人群几乎同时站起两人,一起来到场中间。

一人向众人行礼高声道:“在下梅州孟轲。”

另一人向众人行礼后,也高声道:“在下淮安罗松。”

两人报完来历姓名,当即坐下开始破题。

不多时,罗松便起身将题纸展示出来,只听他高声道:“镇压抓捕,广施教化。”

将题纸放下之后,开始论道:“盗贼为贼,当有缘由,县治不肃,教化不明,此治乱之源也......”

等罗松论完,孟轲起身展示题纸,高声道:“禁小吏,劝农桑。”

随后论道:“一县之地,盗贼为何四起,民生为何不安?酷吏盘剥,私自征税,乃治乱之源......”

之后两人进行了整整半个时辰的辩论,两人对治乱之源看法不同,罗松认为是不兴教化、不通礼义廉耻所致,而孟轲则认为盗贼四起、民不安生是因为百姓衣食不丰,不得不沦为盗贼,继而引发不安定。由于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不同,提出的解决策略也大相径庭,辩论许久,也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同。

最后时间一到,就被方腾打断,直接宣布此论辩议结束。

在杨丛义看来,双方虽然辩论的很精彩,但这个论题并没有把治乱缘由说的那么清楚,只说了表面的现象和要解决的问题。起初觉得议题有问题,根本辨不出高下胜负,后来一想,这也许就是他们出题的目的,因为这些议题都非常开放,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完全可以自由发挥,把自己的方略和方*的透彻,说的清楚。阅卷人和主考官只需要观看他们的答题表现,就能知道如果授官,该把他们放在哪里,是留在朝堂,还是放在地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