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6章 看榜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唐·徐夤《放榜日》

世上最让人煎熬的事情,莫过于等待。从考完试到放榜日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对于那些想要知道自己能否高中的学子们来说,这段时间每一天都是那么的漫长。

说是度日如年,一日三秋,一点也不夸张。十年寒窗苦读,能否金榜题名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特别是对于那些穷苦出身的学子来说,科考就是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一个机会。

在那个阶级十分明显的年代,底层社会的人想要迈出上层社会的圈子实在是台难了,除了科考,可以说别无他选。

可是这唯一的上升通道,想要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顺利通过,到达对岸的寥寥无几,十足落水的却数不胜数。

不过只要跃过龙门,那便又是另一番光景。有句话叫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与隋唐之前的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还是一种进步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它是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打破了以往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选拔官员的方式,也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唐太宗李世民还是比较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的,在他登基这些年,不断的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