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23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再者,即使是遭遇了失败,20万军队,护送明英宗突围也做不到吗?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和两方高层的决策脱不开关系,谁也不能否认,瓦剌也先的军事才华要比明英宗高出不少。

明英宗抵达大同之前,就已经发现了也先选择了退军,也先退军是慑于明英宗御驾亲征吗?当然不是,而是为了寻找机会。

明朝虽然在朱元璋和朱棣的带领下,一直压着外族打,但并不是多么安稳的朝代,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外族的威胁,比起宋朝还要动荡一些,宋朝时期,和周边几个国家打了不少仗,但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宋朝很长时间是不怎么担心外族攻破都城的。

再一个,明英宗御驾亲征,这就将危险提高了好几个层次,哪怕身边也20万大军,也要防备外族袭击。

起先大臣们规劝明英宗,但年少气盛的明英宗自然听不进去,可是到了大同,看到了战斗的场景,加上瓦剌行踪可疑,明英宗自然也有点儿怕了,选择听从大臣们的建议,班师回朝,可是这个时候,他却又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心存侥幸。

从明军回军的路线就可以看出来,明军先是往蔚州走了四十里,然后又转道走向了宣府,蔚州靠近中原腹地,宣府在边界,如果瓦剌要进行袭击,宣府是首要袭击的目标。

在史书中,明军改道的原因都归结到了王振身上,是王振想要带着明英宗衣锦还乡,说走蔚州会践踏庄稼,所以改道走了宣府。

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是八月初了,该收割的庄稼都收割了差不多了,而且大军行进,难道就一定会践踏庄稼吗?明显说不过去,唯一比较可靠的说法就是,明英宗不甘心,想要捞点功绩,不想灰溜溜地班师回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