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229、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从明洪武十三年到二十六年,明太祖为维护统治而大开杀戒。以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并称的“胡蓝之狱”为起点,之后还有“郭恒案”、“空印案”等。朝中的开国元勋皆以死尽忠,其中受胡惟庸和蓝玉株连的就多达四万五千人。

而促成这些案件幕后机构就是明太祖亲设的锦衣卫,据《明史》所记:“子骧,从定中原,进指挥使,尝掌锦衣卫事,召典狱。”除了毛骧以外,还有明成祖时的纪纲,明英宗时的刘勉等等都曾是著名的锦衣卫指挥使,为帝王们立下过汗马功劳,而锦衣卫也借恩宠在短短几年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那么,明朝灭亡时,他们都去哪儿了?

锦衣卫最开始的名称为“拱卫司”,主要为皇帝收集军政情报,后来改为掌管君王仪仗和侍卫的“亲军都尉府”。直到洪武十五年才正式命名为锦衣卫,他们的工作内容逐渐丰富,不仅是收取他国的军事情报,同时也能监察百官动向,包括暗地里的侦查、逮捕和审讯等活动,不受除了皇帝以外得其他任何人限制。

锦衣卫内人员共分为十个等级,从官位至正三品的指挥使,到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再到千户、百户、小旗,除千户及以上有人数规定外,其他都没有限制。许多的将军、校尉、翻译都是他们的下属,真可算是独享无限风光了。

公元一三八零年,明太祖罢中书省、废丞相一职,相应之下提高原本中书门下的六部权力,并形成了完全对称的内廷和外廷机构。比如:外设内阁大学士以帮助皇帝协理繁杂的政务文书,内设司礼监以管理皇城内大小琐事。

如此便形成各部同时为皇帝所用,朝堂内外权力则达到相互制衡的局面,从而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和不可侵犯。锦衣卫与其它亲信部门同样,在前期发展中的兴衰与落寞,全都仰仗着皇帝的喜与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