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3、西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两晋时期道士们就能够制出稀硫酸(绿矾油)了,但想要制备出浓硫酸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刘浩为首的一个十几名学生和四十多名工匠所组成经过三年多的试验,这才让使用铅室法制备浓核酸的工艺成熟起来。

原来在炼铁时一向被视为有害物的硫酸亚铁现在代替了硫磺,成了最主要的生产原料。这项生产技术的副产品氧化铁(铁红)反倒成了最主要,也是最赚钱的商品。染料在古代是很昂贵的原料和商品,而且生物染料的稳定性和色泽鲜艳程度都远逊于化学染料,现在这些大约每斤生产成本在二文钱左右的大红染料能卖到350文一斤,用暴利两个字都准确无法形容这中间的巨大利润。

一座小小的丹药(化学)工坊所产生的利润,居然就能维持将近五千人的道学宫正常开支,这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意外惊喜。每卖出一斤染料,刘浩他们这个实验小组就能分到十五文钱的利润,据山长说这是什么“专利费”,仅仅这一项发明就让十几个学生都成了“小富翁”,特别是为首的刘浩,每月差不多都有一百多贯的额外进项,让大帮同学们看着眼红。

这造成了道学宫里学生们对于炼丹术(化学)的兴趣远超机械方面。

三酸两碱是所有化学试验的基础,在没有电力之前,纯碱只能只能来源于盐矿伴生的碳酸钠盐,而烧碱是用纯碱和生石灰(氧化钙)反应所制备而成。而硫酸的制备是靠硫磺的燃烧或煅烧硫酸盐矿产生二氧化硫,让二氧化硫经过再次氧化后形成三氧化硫制备而成。铅室反应就是让二氧化硫再次被强制氧化,然后用硫酸喷雾继续吸收三氧化硫的反应装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