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7、禅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作为皇帝的赵佶在金兵开始南侵后,想的最多的并不是怎样积极组织抵抗和建立防线,而是弃城而逃的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他的出逃计划被那些文武百官在竭力阻拦着,那些人绝不会允许他轻弃宗庙社稷而逃。都以为皇帝的权力很大,实际上离开了这些人的支持,他这位官家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一直内心惶惶地被困在内廷。

朝堂上的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和,另外一派主战。太宰白时中、少宰李邦彦和枢密使童贯这几位手握大权的重臣都主张与金国和谈,无非就是割地赔款之类的,这种事大宋国过去干得多了,也没有什么好丢脸的。而那些主战派都是一些没有什么实权的朝臣或是御史,并不怎么了解前线的情况和禁军的现状,一味喊打喊杀。

赵佶认为主战派这些人中大部分的目的只是为了趁机扳倒现在的重臣们,自己取而代之登上高位而已。

在新年之前大家都过得惶惶恐恐,整天提心吊胆,而且所谓的休息也都没有了。在最近一次朝会上,白时中把宗望大军连陷真定、赵州和邢州、铭州,已经到了离黄河不远的消息报告给了官家,赵佶就打定了主意要准备离开目前危机重重的汴梁。

童贯认为东京无险可以,而且冬天里黄河的冰面上能够通行车马,根本无法阻止金兵过河,他和宇文虚中等在前线逃回来的人一直在策划和鼓动天家“巡狩”。而文臣们大都持反对态度,因为皇帝“出巡”,最依仗的肯定会是禁军,那么童贯的权势必然还会高涨,甚至会凌驾于诸臣之上,谁也不愿意失去目前的地位和手里的权力。

朝中现在争论的并不是怎样抵御金兵,大家的心里都很清楚已经无法阻挡金国人兵临城下,现在讨论的是怎样议和,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区别在于主战派想当寇准,订立另一份“檀渊之盟”,而主和派要学司马光,就像当年司马光把夏州、银州、石州和龙州割让给西夏一般尽数接受金国的条件,以求暂时度过难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