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五十九章:螺钿工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螺钿是一种特别的工艺,‘螺’指贝类,‘钿’为嵌装,就是在底上施螺钿花纹,镶嵌琥珀和玳瑁等,其间还可以嵌入青金石等各种细片,并加研磨,使之表面平滑,采用在朱彩和金泥上嵌入琥珀和玳瑁的技法来伏彩色。”

陈松当下将螺钿工艺的历史讲了出来。

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的漆器。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螺钿是华夏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简单来说,螺钿是指用螺壳与被称夜光蝾螺的夜光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螺钿的“钿”字,据《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到了唐代,华夏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铜镜漆背螺钿,用贝壳镶嵌制成画面图案,甚为精致典雅,更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

明代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说:“螺钿漆器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俱是坚漆螺钿者……”明代是古代漆器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出现了厚螺钿与薄螺钿作镶嵌并存的局面。

清代是螺钿家具达到高峰的时期,同时又受到清朝宫廷的青睐,据记载,在乾隆三十六年,也就是1771年,两淮盐政李质颖在进贡清廷的单子上,就有“彩漆螺钿龙鸿福祥云宝座”、“彩漆螺钿龙福祥云屏风”等10余件扬州漆器螺钿家具,当时它们均存放在圆明园之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