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4章 安徽会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84】安徽会馆

姚梵算了算,这次秋捐,胶州接到的各种滚单一共33oo两,其中一大半,约有21oo两是实收了上来,剩下一小半12oo两是靠了自己贷款垫上的。

实收的21oo两中,仅仅即墨五大家在胶州的田庄就交了11oo两。其余则是从小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处收来。

这还只是一个秋捐罢了,大清国一年四季滚单不断,如果有了什么特事特办的情况,就要另外开捐,仅仅一个小小胶州,一年少说也得收他个一万两,这其中七成要从农业里来。这些捐派并不是国税,也就是说,并不计入国库的,只是用于维持山东本地的各个衙门运作罢了。

至于其他的乱收费,则是各个地方看着办,收多收少都靠各官员本事了,有能力强的官吏,一年能从一个县搜刮三五万银子的,当然,那也得是富县,若是摊上小地方和穷县就要少一些。”

山东一共96县,平均一年上交27o万两地丁银,最多时曾经上缴4oo万两地丁银。

就按27o万两计算,仅仅这地丁皇税摊到山东96县的每个县头上,已经是两万八千多两。另外还有各种槽银、皇庄官地的租课、杂税等等,这些是国税,要进国库的,胶州自然跑不掉。

姚梵粗略估计,即使不算胶州本地衙门的苛捐杂税,光是收皇粮和上级单位下的滚单,胶州一县一年就要上交大约四到五万两银子。如果按照三分之一贷款的话,自己一年要垫上一万多两,如果明年开始进入旱灾高峰期,百姓颗粒无收,那自己起码要垫上一大半。

青岛口城中,姚梵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闭目想到:“这还只是胶州一个县罢了,要是全省96县我都把信用社开起来,一年就要垫进去一百万到二百万两,这会把我拖垮的。再说了,整个北方大灾,只救一省一地毫无意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