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56回 清净法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因为他们将此微妙经典当成求福护命之经,日日虔诚而非观照心念,顿见本来。福慧上,偏于哪一方,皆可造成走偏。怎么做?

从自身习气烦恼入手,反观身,改掉粗重习气。这是第一步的功夫。第二步是修持定慧,要么观心、要么修三昧、修定。总之熏修智慧,直至解脱。这是修慧的方法,但从心地上下功夫。有些人执理废事。认为一念不生即可,还用什么念咒,或者认为佛法是心法,何必供养佛像。这些又偏向另一边了。供养、放生之类虽是事相,但确实是积累福报功德的缘起。说得比天高,没福报吃不上饭的时候看还怎么谈玄说义。能听闻到妙法,需要积累大功德,何况是世间的衣食住行。

另一方面,天天持咒,心散乱,但是为了凑数量,还是精进念诵。或者为了实现愿望,而精进不息。这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世间的缘起规律不可或缺。比如有人想求财,天天只是持咒。不在世间法上努力,这也不太好。

总之,既要福报,又要智慧,方能在菩提之路上不迷失,不会走偏,直到有一天,能在世尊的座下闻法证无生。

在《贤愚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有关于毗沙门天王和摩诃斯那优婆夷的故事。

在这一品里,佛说,想成就佛道,应当乐意念诵和演说经法,即使是白衣居士,诸天鬼神也来听受,何况出家人。

出家人即使在走路时,“诵经说偈,常有诸天,随而听受,是故应勤诵说经法。”

当时,有一个小国村落的女居士,名摩诃斯那优婆夷,到舍卫国听佛说法,请佛为自己授五戒,并说自己家离佛比较远,请佛赐予自己敬奉之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