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通往无上武道的大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自古以来,对于危机和灾难的预测本来就是隶属于比物质层面更高一级的精神和心灵之间的范畴,并非仅仅只有习练拳法武功,激发出极大神通的人类所能独享的。

如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就有讲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姓。能尽其姓,则能尽人之姓。能尽人之姓,则能尽物之姓。能尽物之姓,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古代大儒,精研学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心姓修养的圆融剔透,念头晶莹,大公无私,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天人合一的至诚之道,所思所想,一如神明,就可以见微知著预知祸福。

这就是所谓的“至诚如神”。

放在道家便是“自然之道”。

放在佛教则又是换了一种说法,名叫“如来”。

也即是说,中国古代的三大教派,释道儒,在精神层面上的最高境界其实都是相通的。

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难免有个灾有个难的,避得过去自然一切都好,反之则是福祸相依,殊难预料。所以普通人在任何时候其实都是需要某种信仰来支撑自己的信念的,或是神佛,或是理想,要么就是最简单最朴素的良心,以其要自己始终对人对事,都抱有一份感恩和敬畏的心思。

时时约束,时时警醒!!!而这却不是什么世俗之见浩如烟海一般的“法律条文”所能企及的所在了。

宗教的本质就是一种极度自我的信仰,传说中当这种信仰到了超越一切的地步,虔诚便能感天动地,于冥冥中得到“神明”的庇护和启迪,这种说法并非只是“迷信”。至少历史上,不论中外,就有许多的人物,可以看穿眼前的迷雾,窥视到未来的一角真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