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七章 渭州瓷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站在渭州知州府衙门外,李寇有一事不解。

他请教朱文:“不是有宪司吗为什么要到知州府衙告状?”

朱文道:“大郎可知国朝官制?”

李寇道:“我要知道怎么会问你。”

朱文道:“那就是了,大郎须记住国朝分路,也是有不同分法的。政区之路,与军事之路截然不同。我们所谓泾原路、河湟路,乃是军事分法。若以政区而言二路只是一路,便是如今的秦凤路。若在早些时候,神宗朝之前,我们所在的秦凤路,与如今的用永兴路,还是沿用太宗朝分法,叫陕西路。大郎若知唐代的道,便知如今的路了,大略都是一样的。”

李寇哪里知道什么道,但他看《神探狄仁杰》时听过“江南道”“河北道”乃至“剑南道”的说法。

“这有什么不同?”李寇请教。

朱文笑道:“唐代的道,只是监察的权责划分,权力分化并不很严。太宗朝废黜唐代的道,盖天下十五路,以转运使监察。仁宗朝设京畿路,又河北四路,遂有十九路,神宗朝后期,又增设四路总共二十三路,秦凤路与永兴路便是那时设立的。不过这时的路,权责以清除划分为四,以军司统管民政,以漕司统管监察财税,又以宪司管刑名,以常平仓管义仓救恤。此所谓经略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四司。”

李寇明白了,只是莫非四司之上没有统管协调的吗?

朱文道:“有遥领的检校之类。”

李寇凌乱至极,让读书人也搞不懂的官制用来做什么?

只是防范外官造反不成吗?

可他还是不明白让经略使管离婚的事情,这不应该是宪司管的吗?

“经略使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何况秦凤路军司有二,河湟路经略使管西边,泾原路经略使管东边,宪司却只有一个,或在泾州办公,或躲避转运使去了秦州,谁知道呢。不如都交给经略使,何况渭州的宪司衙门,是在知州手下办公的,知州自然有问责诉讼的责任。”朱文半天才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