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春风不识桃花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太清十五年。

三年一度的水墨会又临近,文人雅客云集江陵,这一年和去年一样也不一样。一样在同去年一样热闹,不一样处待会再细表。

六月六日这天风和日丽,是个晴朗的好日子。

广济长街两侧挂满了众多书法作品和诗词,不求流传于世,但求知己能识之,政府还特意沿街置办了诸多笔墨纸砚供用,九州四海的来客熙熙攘攘,将广济街挤得水泄不通。大周王朝虽四分五裂几百年,但吟风弄月和附庸风雅流传至今,南朝政府很有头脑的用文化带动旅游,继而带动周边,每年旅游收入颇为可观。

初夏酷热,萧越携了景王几人沿街赏玩,并不时评这幅墨不匀称,那幅功侯欠佳,指点他们如何能写的更好。

萧越工书,一手字写的举世闻名四海争传,他的字帖长销不衰,年年是书店爆款,据说长袖善舞滑溜的跟泥鳅似的前工部部长赵国柱倒台前曾上过本折子,折子陈言要拨款修京城的人行道,恰萧越才刚逛过京城的马路,还夸奖赵国柱路修的好,赵卿审美不错,砖色选的清雅,且走二里路都不见一块破砖,这个部长做的甚是合格。新新的人行道要翻修,折子上还说的铿锵有理,萧越看完顶头批赵国柱三个大字:朕不瞎。接着逐句批驳,满篇朱笔。赵国柱接到批回来的折子唬的肝胆俱裂,呆呆半晌,道了句:“往日得圣上批字多不过十,今日得如许多,必珍守世代藏之。”左右欲笑不敢,欲窥不敢,忍的委实辛苦。

这篇批赵国柱的回书不知怎么流传到了坊间,帖名:批赵书,荣登当年畅销字帖之冠。

萧越甚爱王惜之书,而世多推其子王宪之书。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故大昭在建国初就兴王惜之书,此风潮经年不衰,萧越着实是王惜之书法第一代言人。更难得的是,萧越兵马得天下,文学造诣却也颇高,早些年写的《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等都是众书法爱好者必读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