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749章:达则兼济天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入了翰林,那意味着离“达则兼济天下”更近了一步,他们那个不是胸怀抱负,希望有一朝一日能一展心头抱负,而有一个翰林身份,起点无疑是高人一等了,所以在抱怨了一阵后,他们不得不咬牙上课,学习枯燥的天文地理,人文自然,物理神学等等,可学习终究是一件好事,更何况他们本身就是爱学习的人,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数十年的寒窗,早已让他们从中领悟了各种学习方法,不过半年的功夫,往日觉得枯燥,颇有压力的学习,不再是一件烦心的事儿,反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十四行诗词的优美,天文地理的飞跃,还有数学的使用等等,无不吸引着他们,原先定下的休息日,没人再休息,往日厌倦的日讲,也在他们的要求下,授课的西洋人,开始都要上课,使“日讲”真正名副其实。从那以后,一些惯例一再被打破,不分寒暑,不论忙闲,也不管是否举行经筵开学,凡有时间都要上课。甚至忙于皇帝布置的编修工作,他们也会随时让授课的老师说几句,或者朗盛几句十四行诗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这种倾心向学,刻苦努力的精神不仅令西洋的授课老师们非常感动,甚至惊叹,认为大明的士大夫是世间最好学,最刻苦学习的人,所以这种风气延续两年来,竟没有一个人考试不及格,无人被赶出翰林院,算是一种奇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ebookchina.com

(>人<;)